我關掉手電,綠色沒了。
在打開手電,又有了,這說明是反光原因造成的。
豆芽仔吞了口吐沫,瞪著眼就喊:“我的個老天爺!這是什么棺材!是不是翡翠棺材!?怎么這樣子的!”
豆芽仔激動道使勁晃我胳膊:“發(fā)財了!我們要發(fā)了啊峰子!”
在墓里忌諱大喊大叫,尤其是對著人臉喊,我說豆芽仔:“別喊,你他媽小點聲?!?
把頭盯著棺材良久,臉色凝重說:“這不是純玉打造的棺材,這是泡釘棺。”
說完,把頭用手指在棺材上勾了一下,沒想到竟然抬起了一片玉片兒。
這東西內(nèi)層是木頭的,表面層就像魚鱗,被貼滿了上等質(zhì)量的玉片,然后用一種特制的細釘子,行里人叫“泡釘”的東西,在將大量打磨光滑的玉片貼滿木棺全身。
我當時知道,國內(nèi)這種泡釘棺只出土過兩具,一具是獅子山楚墓里挖出來的,另一具是從滿城漢墓里挖到的。后來到了09年,又在江蘇大云山挖到一具類似的。
這種泡釘玉片棺極罕見,比金縷玉衣都少!非帝王不能享用。
現(xiàn)在,墓主人的身份呼之欲出。
末帝李現(xiàn)。
我們一旦開棺,看到躺著的是男尸,那歷史書或許要改寫了,李現(xiàn)活在西夏時期,他為什么要用這種流行于漢代的葬具?思來想去,只有一種合理解解。
防腐。
古代人認為,躺在這種玉棺中能永遠保持尸身不腐不爛。還有剛看到的銅鳥,打磨工藝就和上世紀考古隊在寧夏皇陵區(qū)挖出來的大銅牛如出一轍,我手摸在棺材上感覺冰冰涼,這都是天然玉特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