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孫老板收到幾個了?”
“沒幾個,剛收到兩枚而已,你呢?”
“我才收一枚,媽的,不好干!村里人都精的很,都捂著不給看?!?
此時,旁邊有位三十多歲的胖中年人跟我搭話。
“小兄弟臉生,貴姓?看你樣子也是來撿漏的,以前鏟哪里的?”
我笑著說:“免貴姓陸,以前主鏟東北三省,副鏟黃河以南。
這胖子喝了一口白酒,吧唧嘴道:“那小兄弟鏟的路子挺寬,真是英雄出少年,你一進來我就認出來了,咱們都是一類人,自我介紹一下,我主鏟河北一帶,姓元,外號元四筆?!?
元四筆?
我有點驚訝,這是個有名的地皮商,我聽人說過,主要在河北大城,高碑店,正定一帶活動。
“老板!過來!”
他叫來老板,豪氣的扔過去兩千塊錢說:“把門鎖了,今天別對外營業(yè),就我們這些人了?!?
老板收了錢,馬上去鎖門,連窗簾都拉上了。
“這個,大家停下筷子,我說兩句?!?
“在場的,應(yīng)該沒外行人吧?”
眾人面面相窺,都沒反駁。
他又講道:“大家都是干這個的,今天能聚在這里就是緣分,俗話說的好,人多力量大,有財一起發(fā)。”
“那種銀幣雖然暫時不知道是什么,但肯定不是俗物?!?
“各位,這是個發(fā)財機會,十幾年前五臺山那次活兒你們都錯過了吧?”
他指的是1988年山西五臺縣那次,那次挖出來了幾千枚淳化背金佛供養(yǎng)金幣。
因為那時候交通閉塞,導(dǎo)致絕大部分被回收,只有少量消息靈通的地皮商從村民手里買到了一些,最后基本都被倒賣到了香港。
他又說道:“想必各位也清楚,明天,后天,大后天,這三天肯定還會不斷來人,照我看,我們幾個不如合起來做莊,這樣才能發(fā)財啊。”
做莊的的意思就是抱團收貨,給高價格,搞壟斷,壓制一兩個人的小散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