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少十年之內,楚國絕對經不起任何太大的動蕩,更不必說諸如此前攻打羅剎國那種大型戰(zhàn)爭,以如今出國的狀況,肯定支撐不了第二次。
可是讓楚嬴沒想到的是,秦兮月對此事的看法,卻和楚嬴的看法如出一轍。
如今楚國正處于強勢崛起的階段,對于周邊各國一定要保持一個拉攏姿態(tài)。
除了東瀛這么個以往本就不怎么當人,而且跟楚國還有世仇的國家之外,對于其他國家定要做出一副老大哥的姿態(tài)。
所以在聽完了秦兮月的看法之后,楚嬴也終于確定,自己的想法果然沒有出錯。
只是在交談完了之后,秦兮月卻又想到了另外一邊事情。
“陛下,既然如今北元向陛下求助,而陛下又早已經答應了北元,那豈不是這一次陛下又要離開竟成了?”
聞楚嬴嘆了口氣,伸手撫摸著秦兮月的臉龐,輕聲道:“月兒,并非朕不想留在京城,只是如今楚國內憂外患,朕……”
他還想說什么,卻被秦兮月打斷。
“陛下,臣妾自然明白,只是臣妾不希望,江山從小就過著沒有父親的日子,臣妾只希望陛下每過些日子能回到京城來看一看。”秦兮月的一番話,讓楚嬴心中一陣苦笑。
、不過他其實心里早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。
如今他之所以還在楚國各地奔跑,一方面是因為的確有太多的事情要去處理,而另一方面,也是因為楚嬴手里獨缺沒有多少可用之人。
如今朝堂上的官員,大都是前朝留下來的人。
雖然這些人也都是讀過書的,而且對楚嬴的態(tài)度也十分恭敬,可他們的理念從本質上就和楚嬴不同。
所以楚嬴讓他們做的,也只是維持現(xiàn)狀。
至于楚嬴現(xiàn)在在等的,則是楚國如今各地正在興辦的學校,等到那些學校里面上學的學生都能獨當一面之后,楚嬴自然也就能輕松多了。
在和秦兮月討論完了應當如何應對北元如今的局勢之后,楚嬴又召見了北元派來,留在朝廷里的使者,并且從使者口中得知了北元如今的局面。
上次楚嬴在鹿城和蕭啟年見面的時候,就已經從蕭啟年口中得知,如今北元內部一片混亂,朝廷里有許多官員對蕭啟年十分不符。
而且北元本身就不是個完整的國家,與其說是個國家,倒不如說更像是各族群。
他們的組成和鮮花平原上的游牧民族很像,只不過鮮花平原上幾乎所有的部落都被夏維征服,如今整個草原上只剩下了西斯爾部落這么一個部落。
可北元境內的各個城池,可都是那些部落割據(jù)一方逐漸形成的。
所以哪怕是蕭啟年,也沒法直接免了這些部落族長的位置。
更不必說幾乎每個部落手中都有屬于自己的兵力,這些兵力聯(lián)合在一起,蕭啟年也很難對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