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他又是個心善之人,并不會為了完成楚嬴的命令就對百姓太過苛責。
崔肇隨后又將一封書信遞給蘇立,這是楚嬴的親筆信,以此來證明崔肇剛才交代的事情并非作假。
蘇立的神情也變得凝重起來,涼州距離順城不過三百里地,在北元鐵騎的快馬加鞭下,頂多一天就能抵達這里。
所以就算崔肇沒有交代,蘇立也不敢有所怠慢。
……
青州。
鐵礦修建的速度比楚嬴想象的還要更快,短短五天,就已經(jīng)有了雛形。
此時已經(jīng)是二月初,原本結(jié)冰的河面開始化凍,而在明江河畔,這幾日也迎來了一件大事。
“你們聽說了嗎?殿下要開始治理明江潮汛了。”
“什么?殿下是瘋了嗎?這怎么可能?”
“這簡直是逆天而行,殿下這么做,恐怕有待商榷啊?!?
與此同時,李府。
李源有些詭異的看向楚嬴,問道:“殿下剛才所說的計劃,當真可行嗎?古往今來,有多少人都想治理明江,可直到今日,卻始終不見有人能治理成功?!?
“若是殿下失敗,恐怕會引起諸多非議啊?!?
對此,楚嬴卻并不以為然。
“非議又如何?明江一日不治理,百姓們就一日不得安寧,本宮如果害怕非議,那此前做的那些事情,就一件都不會存在了。”
見到楚嬴語氣堅定,李源也只好嘆了口氣。
當然,他也知道楚嬴會被楚皇派到蜀地,目的就是治理明江。
原本這個任務(wù)看起來就像是為了刁難楚嬴一般。
卻沒想到楚嬴竟然當真開始琢磨起這件事情。
但這也不是楚嬴倔,而且因為楚嬴很清楚,明江是整個蜀地最大的河流,但因為潮汛泛濫,水流不穩(wěn),導致百姓們很難從明江取水。
光是益州城外,就有大片沿江的沃土,卻并沒有多少人耕種,因為百姓們都知道,沿著明江耕種,保不齊什么時候就會被明江一波漲潮直接淹沒。
前世已經(jīng)有許多人用血淚的教訓給世人們留下了寶貴的經(jīng)驗,在第一產(chǎn)業(yè)不夠發(fā)達的情況下,無論工業(yè)和商業(yè)再怎么發(fā)達,也不過是沒有地基的高樓,隨時都有可能倒塌。
益州幾大家族的家主也都已經(jīng)聞訊趕來,羅百福率先對楚嬴說道:“殿下,我已經(jīng)按照要求,招募了一萬名百姓參與治理明江的工程?!?
“同時,城中還有至少數(shù)千人想要加入其中,甚至不需要殿下給他們工錢?!?
治理明江,是蜀地人幾百年來的心愿,如果明江一帶能風調(diào)雨順,百姓們就能過上好日子,這不光是身居高位之人能看到的事情,就連百姓們也很清楚。
“不急,一萬人已經(jīng)足夠,甚至綽綽有余?!?
楚嬴沉吟片刻,隨后說道:“從明日開始,蜀地布政使張大人會來負責此事,我已經(jīng)將治理的流程告訴了他,你們也配合他行事即可?!?
說完,楚嬴朝著明江的方向看去,心中更是激動不已。
要知道,那可是前世被人們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之一,如今就要在自己的手中重現(xiàn)了啊。